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研究发现“生物年龄”有助预测心血管疾病风险

朱昊晨 徐谦

  新华社赫尔辛基7月28日电(记者朱昊晨 徐谦)芬兰坦佩雷大学近日发布新闻公报说,芬兰和瑞典多所高校与科研机构合作完成的一项研究显示,反映人体生物衰老水平的“生物年龄”有助更准确预测个体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据介绍,生物衰老是指从成年早期开始,人体细胞和组织随年龄增长逐渐退化的过程。该过程会影响身体机能,增加患病和死亡风险。生物衰老的速度因人而异,受遗传、生活方式、环境等因素共同影响。

  研究团队分析了来自芬兰和瑞典逾1.4万名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健康数据,并开展了为期10年的随访,比较了传统风险评估工具与衡量生物衰老水平的指标在预测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方面的表现。

  研究采用了两项代表性生物衰老指标:一是“衰弱指数”,该指标反映身体多个系统健康缺陷的积累情况;二是“端粒长度”,这是一种反映细胞衰老程度的分子生物学标志物。

  结果显示,“衰弱指数”可以帮助评估一个人的心血管疾病风险。仅凭该指标,即可在不同年龄段人群中较准确地预测未来10年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将其与现有传统评估工具结合使用时,预测准确性可进一步提高。相比之下,“端粒长度”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相关性并不显著。

  研究人员指出,这表明“衰弱指数”可作为一种实用且有效的风险评估工具。目前广泛应用的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方法主要依据实际年龄、性别、血压、胆固醇水平及吸烟等因素,但未充分考虑个体的生物衰老水平。在未来的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中,可考虑将反映生物衰老水平的“生物年龄”指标纳入相关风险评估体系,以提升个体化预测和干预效果。

  这项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学术期刊《年龄与寿命》上。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理论·视点
   第05版:综合
   第06版:乡域
   第07版:生活·健康
   第08版:公益
这样用空调 清凉不伤身
研究发现“生物年龄”有助预测心血管疾病风险
新型可穿戴设备能实时监测体内血糖和药物浓度
别被“内部渠道”“内部票”钓鱼了
研究:一些寄生虫群体锐减或影响生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