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田间的“毛细血管”畅通啦

——华林镇疏通“灌溉动脉”筑牢排涝防线
徐恩丽 刘贤中
  共同村余家港灌溉沟渠项目实施前。

  共同村余家港灌溉沟渠项目实施后。

  花桥村花桥岭排涝沟修复项目实施前。

  花桥村花桥岭排涝沟修复项目实施后。

  徐恩丽 刘贤中 文/摄

  “现在沟渠修得又宽又深,水闸一开,田里的稻子‘喝饱’水,今年丰收有盼头了!”庐山市华林镇共同村种粮大户余大叔站在余家港灌溉渠边,看着清澈水流奔涌而入自家稻田,脸上洋溢着笑容。与此同时,花桥村村民胡大姐望着家门口新修缮的花桥岭排涝沟感慨:“以前一下暴雨就积水成河,现在沟渠盖板结实、排水顺畅,再也不用担心出门‘蹚河’了。”这两处民生工程的蜕变,正是华林镇人大“民生微实事”项目精准落地的生动写照。

  精准把脉

  让“痛点清单”变为“民生清单”

  在“围庐夜话”恳谈会上,村民们的诉求直指农业生产“水患”。

  共同村余家港灌溉渠承担着全村100余亩农田灌溉任务,因年久失修导致沟渠淤堵严重,淤泥沉积厚度达30厘米,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不足0.5,干旱季节农田龟裂,村民只能“望田兴叹”。

  花桥村花桥岭排涝沟,作为集镇周边1000余户居民的排水主干道,因盖板破损、沟体坍塌,雨季积水深度达50厘米,不仅威胁村民出行安全,更导致下游农田时常被淹没。

  华林镇人大代表通过“实地走访+民情恳谈”收集民意后,村民代表初评筛选出8个候选项目,人大代表复评聚焦农业生产“卡脖子”问题,最终确定余家港灌溉渠清淤加固工程与花桥岭排涝沟修复工程为第一批“民生微实事”项目。

  长效监督

  让“民生工程”成为“民心工程”

  为切实保障项目建设质量,严防“形象工程”“半拉子”工程,镇人大主动延伸监督触角,从项目初期的设计方案论证、规划细节研讨,到施工过程中的材料质量核查、施工规范督查,再到项目收尾阶段的功能实效验收、群众满意度测评,全程深度介入每个关键环节。通过常态化跟踪、精准化监督,及时发现并推动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堵点难点,以强有力的监督护航,确保每一项“民生微实事”项目都经得起实践和时间的检验,真正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可持续。

  成效初显

  让“治水红利”转化为“发展动能”

  共同村余家港灌溉渠、花桥村花桥岭排涝沟两大工程的竣工,不仅解决了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更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切实破解了长期困扰群众的农田灌溉、雨季内涝等急难愁盼问题,让村民们告别了“用水愁”“看水忧”,生活品质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提升;更如一股清泉激活了乡村振兴的全局——清澈的河道串起沿线的稻田与村落,成了“生态风景线”,改善的水土环境更是为特色种植、生态养殖筑牢了根基,就连村容村貌也因水而变。

  该镇人大将持续深化“民生微实事”项目机制,以更务实的举措深耕民生土壤,始终紧盯群众需求,把准民生服务,用一件件落地见效的“民生微实事”,串起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利民村的“名利场”——~~~
黄金乡~~~
城山镇~~~
桂林街道~~~
武山镇~~~
白鹿镇~~~
~~~——华林镇疏通“灌溉动脉”筑牢排涝防线
马当镇~~~
太平关乡~~~
龙城镇~~~
肇陈镇靠前监督~~~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专版
   第04版:要闻·视点
   第05版:综合
   第06版:健康
   第07版:乡域
   第08版:公益
从羞谈成绩到实力村的跨越
“田间问廉”稳民心
畅叙深情共话振兴
向违规操办“升学宴”说不
双拥共建防疫同行
消除“飞线充电”安全隐患
田间的“毛细血管”畅通啦
堵住“九小场所”安全漏洞
为乡村儿童设计趣味课程
巧手制艾枕 反诈护平安
保障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