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慧琳
近日,一条喜讯让全体武宁人民欢呼雀跃。武宁县获得精神文明“五大创建”国字号荣誉大满贯,这也是江西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市、区)。
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小县缘何能获此殊荣?答案在于“以群众为中心”,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以“小切口”激发群众参与公共事业的热情,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提高基层服务治理效能。
“村民议事”议出基层治理新气象
“沙田的水渠好多地方漏水堵塞,到了灌溉期根本不起作用,这问题得赶紧解决啊!”“能不能在村里办个抖音培训班?要是能请老师来手把手教大家剪辑、开直播,村里的土蜂蜜、山货准能卖得更远!”近日,在武宁县上汤乡温汤村的一处小院,一场别开生面的村民议事会生动展开。乡村干部、党员网格员、村民代表等围坐在一起议事。乡干部杜明明把村民的意见一一记到本上:“你们的意见我都记下了,我们会分别安排落实,请大家监督!”
没有讲话稿,不设主席台,村干部、党员、村民搬着板凳围坐一圈,从邻里纠纷到产业发展,从基础设施到环境整治,所有议题都由村民“点单”。今年以来,全县通过这一机制累计排查问题458个,解决民生问题369个,化解矛盾71起。
“现在雨下得再大,都不会影响水质了。”武宁县澧溪镇太平村村民陈世梧打开水龙头,望着清澈的自来水满意地说。太平村自来水工程建于2015年,由于年久失修,加之当初设计简单,自来水的水质受其影响,尤其雨季,水质浑浊,令人生畏。
在今年2月的“村民议事会”上,乡村干部在接到群众的诉求后,立即着手对该村的自来水工程进行改造。5月30日,工程如期交付使用。232位村民从此吃上干净、放心的自来水。
“村民议事会”问民需解民忧。武宁县以村民议事机制为抓手,推动党员下沉一线、服务延伸基层,党群连心共谋发展,合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同时,该县搭建线上、线下双轨并行的服务议事平台,线上利用手机微信等工具,收集村民诉求、意见建议,分类提交议事会协商,反馈办理结果;线下举办“党员与村民面对面”活动进行集中议事,让村民在家门口参与讨论,主动了解村民需求,广泛开门纳谏。村民还能通过微信群、打电话的方式提诉求,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点单派单”志愿上门服务新方式
“我在网上下个单,就有志愿者上门来为我理发,他们的服务真好!”熊叶平是武宁县石门楼镇银炉村村民,几年前因为车祸造成下肢残疾,需要依赖轮椅行动,每月一次理发成了难题。
近年来,武宁县推出了群众“点单”、县级实践中心负责“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模式,通过“菜单化”服务,打通了宣传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让幸福在家门口升级。如今,熊叶平只要通过手机在网上下好“订单”,很快,就会有志愿者上门来免费为他理发,这个贴心的服务解决了他的大麻烦。
“大妈,这是您的新身份证,以后有啥事联系我们。”刘大妈儿女在外工作,去年因为身份证过期,造成很大的困扰。志愿者在上门服务时了解到老人的情况,帮她在手机上下了订单,很快相关部门就为她办好了身份证,并送到她的手中。“我都没出门,他们就帮我办好了。”刘大妈说。
武宁县着力解决文明实践“谁来做”的问题,对不同层次群体,实施精准化的“菜单式”志愿服务。武宁县从建阵地、组队伍、开展实践活动着手,通过政府划拨、新建、配套、购买、整合、改造等途径,在全县所有乡镇成立了2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各村及社区成立19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建了285支、34819人不同类型的志愿服务队,为志愿服务提供有力支撑。
群众如有诉求,通过江西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平台下单,内容包括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生活、科学普及、法律服务、医疗健身、卫生环保、扶贫帮困、助学支教等方面,中心接单后统一调配,进行统一安排。群众还可以对志愿者提供的服务满意度进行点评。
今年以来,武宁县已通过平台“接单”4411次,并提供优质的志愿服务,真正做到群众需要什么,志愿服务就开展什么,让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更加贴民心、达民意。
“法律明白人”激活基层善治新活力
家庭纠纷、夫妻吵架、邻里问题,在武宁县,群众遇到这些纠纷时总会想到找“法律明白人”。发挥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法律明白人”总会引导群众理性表达利益诉求,及时地化解了不少纠纷。
“感谢子君帮我争取了自己的权益。”近日,武宁县新宁镇团结村刘某来到村委会,向该村的“法律明白人”兰子君表达谢意。
刘某的儿子5月因工伤意外去世,得到113万元死亡赔偿款。一家人因这笔款项起了争执:儿媳谢某觉得自己作为死者的配偶,且子女未成年,理应获得全部赔偿金额;刘某则认为自己作为死者的父亲,也应该有一半的赔偿款。双方争执不下,来到村里找“法律明白人”兰子君协调。兰子君根据民法典,多次做双方的工作,最终就赔偿问题,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刘某也取得相应的22万元赔偿金。
在武宁县,像兰子君这样在县司法局注册的“法律明白人”共有5512人。他们在乡村治理中引导大家尊法、学法、守法、用法,2025年,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63件,矛盾纠纷化解率达到100%,化解回访满意度100%。
随着“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的不断深入,武宁县创新谋划,成立“法律明白人”工作室,工作室由老党员、老干部及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等组成,并整合社区工作人员、乡村干部、楼栋长、网格员等力量,积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
在基层治理中,武宁县充分发挥“法律明白人”作用,探索制度创新,实现基层善治,顺利解决了一批困扰群众多年的纠纷,罗坪镇长水村与宋溪镇田东村、王埠村因此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
武宁县通过完善村民议事会、强化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培养法律明白人等措施,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激发基层服务治理高效能,为社会治理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