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黄黄 李 路 文/摄
时下,彭泽县天红镇凤鸣村的连片稻鱼田渐次染上“成色”,稻穗初黄,鱼群游弋,智能灌排系统静默运转,维系着水田的生态平衡。这幅科技与自然交融的丰收图景,是凤鸣村坚持“一村一品”发展路径,扎实推进品牌强农的生动实践。近年来,该村成功引进并培育壮大江西天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党建引领、科技支持、体系构建和区域辐射,深化发展“稻鱼共作”模式,使其成为推动本地产业升级、壮大集体经济、促进村民共同富裕的关键动力。
头雁引领选准发展新路
传统农业正面临提质增效的瓶颈,凤鸣村党支部发挥“头雁效应”,选定“稻鱼共作”作为破题新路。2021年,村党支部成功引进江西天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并以企业骨干党员为核心组建党支部,开展“稻鱼引航·兴农增收”党建品牌活动。截至目前,企业累计投资超1000万元,流转建成2400亩高标准农田,打造50亩秧-菜轮作大棚育秧中心及300亩生态种养试验田,成功注册“天红九号”等3个商标。未来三年种植面积预计扩大至两万亩,助力企业迈向省级生态农业龙头企业。
校企协同推动产业升级
凤鸣村推动江西天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南昌大学专家团队合作,共建产学研基地,聚焦智慧稻鱼监测、标准化育秧和鱼苗繁育等关键技术攻关。基地布设20余套智能设备,实时监测田间农情,300亩“智慧稻鱼系统”坚持“不打农药、不施除草剂、仅用有机肥”的生态种植,实现“一亩田、百斤鱼、千斤稻”的高效产出。有机“鱼耕稻”和“禾花鱼”等产品因绿色健康、口感优良,深受消费者青睐。
链式发展绘就共富图景
目前,凤鸣村“稻鱼共作”种植面积已扩展至5000亩。截至2025年7月,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突破15万元,全年有望冲刺25万元。示范效应辐射带动周边区域流转土地2400余亩。天红镇将重点支持企业建设集烘干、仓储、加工于一体的综合中心,延伸产业链;优化种养模式,引入耐旱抗病水稻品种,试验多品种鱼类混养;通过技术指导、种苗共享等方式,发挥“一村一品”示范作用,构建“一点带动、全域共进”的产业新格局。
从主动定产到精准引资,从联动农户到带动周边,凤鸣村用实打实的举措,让“稻鱼共作”产业从一片田扩展到一个镇,从集体增收延伸到村民致富,真正把乡村振兴的蓝图变成田野上的实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