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A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白鹿洞怀古(上)

■红 弧

  白鹿洞书院在匡庐深处隐居了近1200年。我没有见证它的辉煌。十年前,全国文化讲学之风顿起,台湾学者朱高正来到白鹿洞书院,那是我所知道的九江少数几次文化盛宴之一。朱高正乃朱熹第26世孙,康德哲学研究者,是台湾最激进主张两岸统一的人士之一。是的,朱氏家族与白鹿洞的渊源已近1000年了,或可说,是朱熹创造了白鹿洞的辉煌。白鹿洞代表了一个时代文明,它的缘起与庐山究竟有何关联呢?不断念叨着“白鹿洞书院”这个名字,白鹿和书院连在一起,叫人产生无限动人的联想。 

  据说白鹿是一种灵兽,有白鹿的地方就有隐士高人。在唐朝末年的兵荒马乱中,少年李涉、李渤兄弟从都城洛阳来到庐山结庐读书。李渤手牵一只白鹿,无论读书出游,白鹿形影不离。有时需要笔墨纸砚,那白鹿一路小跑十数里就从镇上把东西轻松驼回来。哥哥李涉后成唐代著名诗人、太学博士;而弟弟李渤,人称白鹿先生,官至谏议大夫,曾谪居江州。《新唐书》中记载,李渤具有屠羊说一般人品。九江市区南湖和甘棠湖之间的李公堤即是李渤所筑,堤上思贤桥,是百姓为纪念李公而名。那时李氏父子三人都在朝为官,李渤的父亲和哥哥因站错队伍而遭贬斥,而李渤因过于耿直得罪当权也数次被贬。究竟该如何为人如何为官,为官的意义何在? 

  李渤原本志在山林。唐宪宗几次派亲信上门说服,好不容易才同意当一名著作郎。此时的他突然大发英雄豪情:“皇上,宰相肖免尸位素餐,平庸误国!”李渤的命运就此埋下伏笔。出仕二十年后贬官江州刺史。他故地重游,十分感慨:“我虽还在,我的白鹿却已不知何处去也!”于是在书院旧址种植花木建造亭阁以为纪念。历史将有关的地名人名不断拔高,而追溯书院在香炉峰下的奠基,李渤可算白鹿洞文脉的发端,虽然从大庐山的角度来说为时已晚。紧接着南唐中主李璟也背着书箱行色匆匆赶来,作为日后的皇位继承人,他大概预感到庐山和白鹿洞将引领的是怎样一股潮流。李璟刚走,朝廷的诏书立刻下来:此地开办“庐山国学”。也叫“白鹿洞国学”,最初与应天府国子监一样级别,宋代改“白鹿洞书院”,复又凋零。 

  牌坊、院落,古木,泉流,书院幽静雅致,地形因山峰环合而起,幽深似洞,所以名白鹿洞。周围山林三千亩,有许多千年古松、柳杉、水杉、紫荆、红枫、银杏、广玉兰、珍珠黄杨、红叶继木等珍稀植物。贯道溪从书院中间穿流而过,棂星门、泮池、礼圣门、礼圣殿、朱子祠、御书阁等建筑参差错落,古色古香。礼圣殿是书院中等级最高的建筑物,歇山重檐、翼角高翅、回廊环绕,殿内供奉孔夫子石像。御书阁前有桂树两株,传为朱熹手植,阳光穿过树隙在地面洒下小光圈,斑斑点点,仿佛时光老去,在地表留下的印痕。 

  朱熹与白鹿洞的邂逅绝非偶然,正如李渤当年来庐山是必然一样。唐代的庐山佛音缭绕,风景秀美。东西林寺两大佛家道场,从东晋以来吸引着十方信众,也凝聚了各路文化精英。东林十八贤为人们打开通往西方极乐世界之门,他们告诉信众,只要谦卑守戒,常念阿弥陀佛便可成功到达彼岸。当地人们还传说虎溪三笑的故事:陶渊明、陆修静、慧远三人常在东林寺谈经论道,慧远和尚不觉送客送过了虎溪,惹得后山老虎有了意见,“嗷嗷……”大叫,三人于是相视大笑。可见晋代此地便呈现一种儒释道三教融合的趋势。众多文化精英各自经历不同的人生体验,最后不得不将治国和治理社会这样永远无法做好的事求助于宗教。教育与宗教是否比法律更加慈悲,从而使人们自觉向善向美呢?白鹿洞距东林寺二十公里车程。这种文化背景下,又得益于此地山深水近,气候宜人,庐山便成天下学子争相奔赴的读书之地,也再次成为儒释道各种思潮交汇之地。当时学子王贞白写有一首诗形容那段读书的岁月:“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道士们跟学生来往可谓密切,我想,无论秦代的“焚书坑儒”还是汉代的“罢黜百家”,都没能使百家学说真正消亡,它们隐于泉林之中,在山川云雾里悄悄发展演化。      (未完待续)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政经新闻
   第A3版:综合新闻
   第A4版:融媒·时评
   第A5版:要闻
   第A6版:九江地产
   第A7版:烟水亭
   第A8版:广告
白鹿洞怀古(上)
讲爱的日子
春走边城
春风与诗人
娘是家的一首歌
用爱填满的后备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