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黄花石榴一样美

  ■蔡凌燕

  初夏时节,和一行文友来到濂溪区姑塘镇周岭村。

  五月的乡村宁静而美好,家家户户房前屋后栽种着果树。江南一带的果树在这个濒临鄱阳湖的村庄里应有尽有。青涩的李子缀满枝头,桃子的尖头开始泛红,金黄的枇杷果压得枝头下坠。还有橘子、杨梅、无花果、猕猴桃等,有的才刚挂果,有的正值花期。米粒般大小的淡黄色枣花簌簌落在衣襟上。路口两边各有两棵繁茂的石榴树,左边的花朵明艳灼眼,“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红彤彤的石榴花演绎着一派热闹景象。右边那棵我仔细看了半天,才敢确定也是石榴树,花朵却是浅淡的黄色,几近于白。

  “还有黄色的石榴花?”我非常讶异。年过七旬的王老师肯定地说:“有黄花石榴,宋代韦骧诗云‘触日犹能媚,迎风不在香。无劳问朱实,秀发占中央。’”饱读诗书的他随口就能吟诵出这首并不著名的诗,我默默地听着,想着,不知不觉就到了曹俊良家。

  曹家同样是被植物环绕,除却许多果树,门前还种着浅紫色的凤仙花,这种生性泼辣的花开得正盛,不因卑微而低调。屋场上还栽着辣椒、茄子、丝瓜等蔬菜。这么宽敞的屋场,我们羡慕极了,若种上菊花,到秋天遥望庐山便是极美的享受。两层楼的普通楼房,外墙贴着瓷板,朴实一如主人。堂屋的桌椅柜子显见还是旧的,厨房灶台贴了瓷砖,但灶前的柴火依旧延续着袅袅的炊烟。贮藏室的小冰箱,卫生间的抽水马桶,以及正在充电的智能手机,说明这家人也和现代文明接轨。

  我们在堂屋小坐了一会儿,曹俊良就带着我们去看他养殖的土鸡。屋后和山相连,几百只鸡苗在铁丝网笼里嬉戏、啄食。山脚下的一排木格子里垫着稻草,那是下蛋的窝。公鸡母鸡都在山上,有的在觅食,有的在散步,有的栖息在树杈上,气定神闲,见人来并不惊慌。山上栽种着许多果树,桃树、梨树、李树、板栗树、枇杷果树,多得我数不过来。主人热情而得意地让我们自己采摘,大家品尝着纯天然的果子,像回到童年时代一样开心。

  再次回到堂屋,主人的话匣子就打开了。曹俊良的眼睛很细,笑起来只有一条缝。他爱笑,那神态颇有几分像弥勒佛。曹俊良说自己种了五六亩稻田,都是机器耕田、插秧、收割,因车祸致残的腿脚不利索丝毫不碍事。现在种田好,每亩水田有耕地补贴、水稻补贴,再加上扶贫补助,一亩田加起来光补贴就有七八百元。他全部都种着,舍不得抛荒,自己种的大米吃起来也放心。一旁的驻村扶贫书记胡方立补充介绍曹俊良擅长养鸡,他养的鸡不生病。现在养一只鸡补贴十元钱,曹俊良一口气养了几百只。纯种的土鸡和土鸡蛋是许多人想买而不可得的。别看他年纪大,在村干部的帮助下,下载了一个专门的软件,不愁销路,今年这场疫情对他没有任何影响。村里还安排他们老夫妻俩做保洁员,负责捡拾村里的纸屑垃圾,月工资700元,七七八八加起来,一年收入好几万呢。

  以前曹俊良一直为儿子的婚事发愁,自己残疾,老妻有慢性病,药不能停,日子仅能糊口。脱贫以后,家有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去年年底三十多岁的儿子娶上了媳妇,墙上的喜字还是鲜红的,没有褪色。曹俊良的儿子也在一旁陪着,他微笑着,默不作声,但是眉宇之间都是掩饰不住的喜色。新媳妇羞涩地进出,给我们端茶递水。曹俊良看着儿子儿媳,眼里满是慈爱,再过个一年半载抱个孙子,好日子就更圆满。

  告辞离开,胡方立领着我们出村,这个脸蛋圆圆,笑眼弯弯的年轻人喜气洋洋的,很有成就感。他说为了让曹家脱贫,一直在为他们量身打造合适的脱贫计划。曹俊良很好学,他从小热爱养鸡,还专门参加养殖培训,大字不识一个的他居然学会了手机操作网上销售,确实不简单。看来只要有梦想,一切皆有可能。

  再次经过村口,我又在那棵黄花石榴树前驻足观看。是的,黄花石榴虽然没有红花石榴那般热烈耀眼,甚至黯淡无光,然而只要努力,它一样能结出沉甸甸的果实。我细细品味着王老师吟诵的那几句诗,突然明白了它的寓意。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政经新闻
   第03版:综合新闻
   第04版:融媒·时评
   第05版:国际国内
   第06版:法治九江
   第07版:烟水亭
   第08版:武宁新闻
老 巷
听见秋的声音
黄花石榴一样美
秋来读书正当时
我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