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训江
“多亏了‘组账村代管’,咱们潘家两个兄弟组的积怨总算解开了!”近日,在庐山市海会镇长岭村潘家湾,1组组长与2组组长的手紧紧握在一起。随着两组集体资金统一转入农商银行海会支行的监管账户,这场持续多年的同姓村组矛盾,在“组账村代管”政策的推动下得以圆满化解。
潘家湾原是潘姓聚居地,后因人口增长拆分为1组和2组。近年来,两组因集体山林权属与租金收益问题争执不断。2020年,一处山林征收产生28万元补偿款,双方就资金归属争执不下,矛盾一度闹至镇政府。两任组长之间积怨渐深,小组资金也由各自管理,历史遗留问题成了“心头结”。
2025年,庐山市推行“组账村代管”工作。起初,潘家湾两个小组均不愿配合,都要求对方先交出管理的资金,致使僵局难破。面对这一情况,海会镇镇、村两级工作人员主动上门,多次与两组组长面对面沟通:一方面细致解读政策,阐明“组账村代管”并非由村“两委”接管资金,而是为小组开设公共监管账户,资金使用仍由小组自主决议,通过网银支付、全程可查,实现“阳光监管”;另一方面耐心引导双方敞开心扉,梳理积怨根源,逐项澄清过往争议,化解心理隔阂。
经过两次专题协调会,两位组长不仅弄懂了政策运作机制,也解开了心中多年的“疙瘩”。随后,两组积极召开理事会,共同盘点各自管理的资金,在镇、村两级工作人员见证下完成账目核对,最终将所有集体资金合并,统一转入监管账户。如今,资金使用由两组共商共议、理事会决议,村“两委”负责监督,全程公开透明,赢得了村民一致认可。
如今,潘家湾两个小组不仅化解了之间的矛盾,更重拾了“一家人”的亲情与和睦。海会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组账村代管”工作,确保组级资金在阳光下运行,同时以“解民忧、化矛盾”为切入点,推动乡风文明,为乡村振兴注入“治理有效、邻里和睦”的温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