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为孩子出院后我要独自护理孩子伤口,没想到柳护士不仅每天通过微信了解孩子的恢复情况,还提前准备敷料。为了不影响孩子学习,她经常利用下班时间上门换药,这份用心让我们全家都备感温暖!”近日,家住九江市区的罗女士向柴桑区人民医院分享了一段感人至深的康复故事。
罗女士的孩子今年13岁,因胫骨骨折进行手术,不料术后切口受到了感染,愈合经历了一个多月的停滞期。面对复杂的术后切口问题,伤口造口专科护士柳东琴依托国际前沿的伤口评估体系(TIMERS原则),迅速锁定了愈合障碍的核心:患者切口深部存在潜行,伴有低度感染。针对这一情况,团队果断采取了“阶梯式”治疗方案:首先进行感染控制,通过针对性清创和局部抗菌敷料快速抑制细菌定植;其次进行渗液管理,运用负压吸引技术(NPWT)进行冲洗和引流,以控制感染、促进肉芽生长、缩短愈合周期;最后进行湿性愈合,引入新型功能性敷料,营造最佳微环境,加速上皮化进程。
为保障孩子学业不受影响,护理团队创新推行“错峰护理”模式:春节特护,通过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平台,护理人员上门换药;开学护航,根据患者放学时间,上门换药;“云端”关怀,通过微信进行实时指导,在线关注皮肤恢复进展。这一系列的贴心服务,深深感动了患者及家属。经过80天、35次的专业护理(其中28次夜间上门服务),孩子的创面目前已基本愈合。 (柳东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