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瑞昌市:

创新推动流动党员省域协同联管

李寅华 张明冬

  瑞昌讯(李寅华 张明冬)为破解流动党员管理中“去向难掌握、教育难覆盖、作用难发挥”的现实问题,今年,瑞昌市积极探索创新,建立流动党员省域协同联管机制,推动流动党员管理从“各自为战”转向“协同共管”,开创区域协同联管新局面,让2000余名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锻造出一支充满活力的先锋队伍。

  瑞昌市高度重视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将其列为市委书记领题项目,严密部署、大力推进。制定《瑞昌市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办法》,成立9支“铁肩先锋”流动党员志愿服务队,为管理工作筑牢制度与组织基础。同时,积极运用乡贤资源,主动对接流动党员集中地区,在北京、厦门、泉州、上海和深圳5地签订协同联管协议,明确各方责任义务,打破地域壁垒,让流动党员管理从“单打独斗”走向“协同作战”。

  为确保机制有效运行,瑞昌市常态化组织召开座谈交流会议。目前,已召开9场座谈会,收集党员意见建议35条,达成具体合作事项30件,推动25名流动党员完成组织关系转接,并让800余名流动党员在流入地党组织得到有效纳管,破解了以往流动党员纳而不管的难题,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在协同联管过程中,瑞昌市创新推行“共享”模式,推动流出地与流入地双向赋能、合作共赢。在阵地共享方面,流入地党组织开放党员活动室,除常规理论学习外,还融入时政热点、红色观影等丰富内容。流出地与流入地党员借此平台交流家乡红色资源、讲述红色故事,以“小切口”讲述百年党史、家风家训,让党性教育更接地气、更入人心。今年,协同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达36次,党组织凝聚力和党员归属感显著提升。同时,建立供需相宜合作机制,实现物质、信息和经验资源的全方位共享。两地党员携手为家乡带货农产品等20余万斤;共享招商信息28条,为家乡发展引入新机遇;介绍工作岗位65个,助力解决就业难题;收集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经验做法10个,促进经验交流与共同提升。

  此外,通过全面摸排流动党员的流动时间、从事行业、个人特长等情况,为其“量身定制”志愿服务项目。流动党员党组织制定“资源(服务)清单”45条,流入地党组织推送、更新“需求清单”39条。协同联管以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7场次。

  为保障工作顺利开展,瑞昌市多措并举强化服务保障。选优配强流动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干部,选举和调整党组织书记、委员13人,并安排“协管联络人”负责日常对接联络,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提升志愿服务水平。从党费中下拨18万元支持活动开展,为党支部高效运转提供物质保障。注重激励表彰,对表现突出的流动党员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在评先评优中优先考虑,并宣传报道先进事迹,激发流动党员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成功推荐1名流动党员入选2025年度“新时代赣鄱先锋”。

  下一步,瑞昌市将持续深化流动党员省域协同联管机制,计划进一步拓展联管区域,丰富“共享”内容,优化服务举措,不断提升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质效,让“流动红”持续释放能量,为加强基层治理、促进区域协同发展贡献更多瑞昌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融媒·视点
   第05版:综合
   第06版:健康
   第07版:乡域
   第08版:公益
创新推动流动党员省域协同联管
我市举行全民国防教育日主题活动
彭泽县找准“小切口”筑牢农村地区药品安全防线
2025“庐山西海杯”中外拳王争霸赛热血收拳
图片新闻
浙江衢州市新闻传媒中心采访团走进白鹿洞书院
瑞昌队在全国农民篮球邀请赛中迎来首胜
提升全市院前急救服务水平
“折翼天使”亲切地称呼她为“妈妈”
政策下乡促就业 服务到村暖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