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孝树
九月的风刚拂过枝头,街角巷尾的石榴树便迫不及待地绽开了“笑脸”。那缀满枝头的石榴,像一个个红灯笼挂在绿叶间,把秋阳下的日子衬得格外鲜活。若说八月的桂花是清雅的诗,那九月的石榴便是浓艳的画,一笔一画都透着热闹与饱满,让人忍不住驻足,闲话这秋日里独有的“红”。
每天上班路过一家小院,总能看见院子里那棵歪脖子石榴树。树干不算粗壮,却枝繁叶茂,翠绿的叶片间,红石榴挤挤挨挨,有的半露着果皮,有的已裂开小口,露出里面晶莹剔透的籽儿,像极了孩童笑时露出的小虎牙,透着几分憨态与可爱。记得儿时,总爱蹲在树下仰头看,盼着石榴再红一点、再熟一点。奶奶常说:“石榴要等霜打了才甜,就像日子,得慢慢熬才香。”那时不懂这话里的深意,只盯着那抹红,馋着果肉的甜。如今再看这满树石榴,倒品出几分岁月的滋味——原来这秋日的红,藏着时光的耐心与馈赠。
石榴的红,是层次分明的。刚挂果时,果皮带着青黄,像害羞的姑娘,只在顶端晕开一点浅红;到了九月,便慢慢染上浓艳的朱红,有的甚至红得发紫,阳光一照,果皮上的纹路都泛着光泽,仿佛裹着一层蜜糖。最妙的是雨后,水珠挂在石榴上,红得愈发鲜亮,绿叶上的水痕还未干,红白绿三色相映,像刚画好的水墨画,透着清爽的灵气。偶尔有熟透的石榴“啪”地裂开,露出玛瑙般的籽儿,红中带白,水润饱满,风一吹,还能闻到淡淡的果香,勾得人心里发痒,总想摘一个尝尝。
吃石榴是件需要耐心的事,把石榴掰开,里面的籽儿紧紧抱在一起,像无数个小小的红宝石,让人舍不得下口。轻轻捏起一颗,放进嘴里,咬破薄皮的瞬间,清甜的汁水在舌尖散开,带着一丝微酸,清爽又解腻。小时候总爱和伙伴比赛吃石榴,看谁剥得快、吃得干净,最后满手满嘴都是红,却笑得格外开心。如今再吃石榴,多了几分从容,会坐在窗边,慢慢剥,慢慢吃,任清甜的滋味漫过味蕾,也任思绪随着果肉的甜,飘回那些有石榴树的旧时光。
除了好吃,石榴在老辈人心里,还藏着美好的寓意。“多子多福”的说法,让它成了吉祥的象征。逢年过节,家里总会摆上几个石榴,不仅好看,还能图个好彩头。有的人家还会把石榴籽晒干,泡茶喝,说能清热降火;或是把石榴皮留下来,煮水治腹泻,小小的石榴,浑身都是宝。就连古代的文人墨客,也偏爱石榴,“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诗句里满是对石榴的喜爱,让这抹红又多了几分文雅的韵味。
九月因石榴红而变得生动。走在街头听小贩吆喝“甜石榴,刚摘的”,心里便涌起一股暖意。这红,不像玫瑰那般浓烈,也不像枫叶那般萧瑟,它带着秋日的饱满与温柔,藏着生活的甜蜜与希望。就像这九月的时光,不疾不徐,却满是惊喜,让人忍不住放慢脚步,细细品味这石榴红里的岁月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