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启才
班上几个任课老师都说小杰成绩好差,好多东西不懂。成绩差的学生可能会很封闭,很自卑,没想到小杰活泼开朗,是个阳光少年。
作为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我注意观察过小杰上课的表现。他有时如坐针毡,屁股扭来扭去,想和周围的人说说话;有时,目光定定地看着一个地方,嘴角竟略带笑意,我知道他在走神,而且神已经走出了教室,走出了学校,再不叫一下他,神就会走到大街上去了;有时,对一些他好像知道的问题,他会抢着发言。因为班上搞了小组捆绑评价,主动举手发言,可以为小组加分。但数学、地理和英语,他基本不懂。我听过这些老师的公开课。众目睽睽下,他不敢调皮,做出努力听课的样子。别的同学能兴高采烈地配合着老师,在快乐中学到知识,他似听非听,似懂非懂,神情有些恍恍惚惚。这我自己也有体会。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有时听课漫不经心,没听懂这个知识点时,也是这么一种状态。
成绩优秀的学生能在领先中获得一种宝贵的自信,成绩差的学生总有一种受挫感,失败感,走向社会后自卑感也挥之不去,这对他们的人生很不利。也许自己也不优秀的原因,我对“差生”抱有一种深深的同情,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但我发现小杰的不自卑几乎是一种天性,他皮实,不敏感。每次考试都是倒数第一,好几门课程只能考个位数,但他照样嘻嘻哈哈。
我曾辅导过他古诗文默写,帮助他纠正错字。一次测试前他还信誓旦旦地说:“老师,这次保证不会写错字了。”我笑着说:“错一个字捏一下脸好不好?”他痛快地说:“好!”可改一下,又错了好几个。他凑过脸来说:“老师,不要只捏一边啊。”
小组因为他,常常扣分,其他人不乐意了,就会讲他。有几次下了课,他来抢我的教本、备课本,要帮我拿到办公室去,说:“老师,这算做好事吧,帮我加一分吧。”有些班干部没事都不敢跟我接近,他却不怕我,和我很亲。有次周一早上,他正在打扫楼梯,见了我他竟跑过来拥抱我,夸张地说:“老师我好想你。”一天中午,他在食堂排队打饭。我在教师窗口打了份肉,当我端着菜从他身边路过时,他说:“老师,吃好菜啊,我吃一点吧。”我笑着应道:“你吃!”他竟真的要吃,没有筷子,他食指、拇指一合,挟了我盘里的一块肉。学校开运动会,我代表年级组参加教师百米接力,我在操场上活动手脚时,他跑过来说:“老师,我帮你按摩。”偌大的操场,这么多老师和同学看着,他不管不顾地给我来了个肩膀按摩。这种感觉真的很美好,但领受了几下后,也不好意思继续享受了。
从教多年,让我感觉有些人可能真的不适合走读书这条路。如果不求大富大贵,一个不自卑的人更容易获得人生的幸福。为防止任课老师造成他的自卑,作为班主任,我常对任课老师开着玩笑:“别看小杰现在拖了班上的后腿,将来对我们老师最好的,可能就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