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A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公共治理须摆脱情绪摇摆律

  春运刚拉开大幕,“买票难回家难”的春怨也习惯性响起。与往年稍显不同的是,种种抱怨中,夹杂着不少怀念顺风车的声音。中国经济网的一篇报道称,2019春运客流量达4.06亿人次,顺风车尚待填补运力空白。《法制日报》一篇报道说,春运客运量大增,顺风车能否回归正轨?光明网的声音是:春运期间顺风车能否回归,值得评估。——说春运舆论场掀起一股怀念和呼唤顺风车的声音,一点也不为过。

  显然,舆论这波对顺风车的呼唤潮,是人民群众的春运刚性需求所促发。顺风车这种新业态,当年就是在春运刚需驱动下出现的,迅速成为解决春运回家难问题的功臣。公开报道显示,2017年春运期间,全国顺风车行业共运送乘客848万人,接近南航国内航班春运的运送总人数。2018年春运中,仅顺风车就运送乘客3067万人次,相当于同期民航运力的一半。这波顺风车呼唤潮的背景是,2018年两起恶性案件,让顺风车行业陷入冰点,滴滴顺风车业务下线至今没有恢复。

  发生一起恶性案件,恨不得立刻让顺风车滚;像春运这样有刚性需求时,立刻怀念起顺风车,舆论是情绪化的,很容易随着个案而摇摆。能够理解这种摇摆,想起著名主播张泉灵的一段评论,她说:每当北京秋高气爽、蓝天白云、一路畅通的时候,我看见的都是发展的意义。每当北京闷热憋气、阴霾灰暗、狂堵不动的时候,我看到的都是发展的代价。

  面对一个事物,舆论常常陷于个案情绪的摇摆,形成一种“时而滚开、时而我要”的周期律。——舆论可以这么任性,而公共治理者不能,掌握着这些事物命运的决策者须有一种治理定力。就拿对顺风车的态度来说,舆论也许可以“像雾像雨又像风”,可以“东边日出西边雨”,官方不应该轻易摇摆,应在法治化、制度化的安排中保持一种稳定的判断,与易怒、易躁、易狂欢的舆论形成一道隔离墙,从而让一种与民生相关的新生业态保持稳定,也让从业者保持稳定预期。

  突然就收紧,突然又放松,突然就叫停,突然处极刑,突然出台一个苛刻的规定让行业处于死亡边缘,把一个本来合法的业态推到任由选择性执法去收割的灰色地带,这不是公共管理之道。

  顺风车并非属于哪家企业,而属于社会和公众,它是一种带着很强公共性的创新,公共性高于商业性,它不是为营利和社交,而属于充分利用既有资源解决出行问题的公共安排。基于顺风车的这种公共产品基因和属性,管理应该宽松化,避免太多的限制扼杀这种创新,扼杀一种创新为盘活闲置交通资源解决出行难问题所做的努力。

  另外,在安全问题上也应有一种摆脱个案摇摆的理性认知。现在对网约车的过度管理,往往都是以安全的名义,媒体报道的一些个案,常成为管制层层加码的借口。安全当然很重要,生死之外,都是小事,但“安全”的限度在哪里?“安全”是不是可以成为在管理义务上无限加码的正当名义?

  一方面,任何周密的安排都无法保障万无一失的绝对安全,安全需要在动态管理中去实现;另一方面,安全是需要投入成本的,对安全的所有投入最终都会呈现在网约车价格上,这也是乘客也不愿承受的。当下顺风车的上线瓶颈,就在于横亘着一个苛刻却无形的安全标准。面对这种苛刻而无形的安全标准,面对易怒的舆论和易变的管制,企业可能也极度缺乏信心,极度脆弱不安,担心任何一起相关不相关的个案,都可能让这种业务再陷舆论风暴。

  对于顺风车业务未能在春节前全面恢复,北大法学院副院长薛军称,这对社会福利是一个很大的损失。去年春运时,交通运输部曾明确提出鼓励并规范顺风车、营运车辆城际拼车等新业态新模式参与春运,今年却一片静悄悄。面对舆论对顺风车的呼唤,公共治理真应该好好反思那种情绪摇摆了。 (曹林)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政经新闻
   第A3版:综合新闻
   第A4版:融媒·时评
   第A5版:要闻
   第A6版:金融世界
   第A7版:文化·体育
   第A8版:视点
回望九江正风反腐的这一年,请您来点赞!
政府多过“紧日子”百姓才能过“好日子”
不痛不痒的年终总结有人看吗
公共治理须摆脱情绪摇摆律
直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