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53秒完成调度 1分51秒出车

提升院前急救能力 保障群众生命安全

  本报记者 孔 颖

  院前医疗急救工作关乎群众日常急救、突发公共事件救援和重大活动保障等工作,事关民生福祉与城市安全。2021年以来,我市医疗急救中心加快推动院前急救站点建设、提高急救服务能力,有效推动我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能力迈上新台阶。

  狠抓质量 提升院前急救服务能力

  平均调度时间53秒,出车时间1分51秒,到达现场时间9分22秒,平均反应时间12分6秒……2021年,市医疗急救中心受理报警电话31725个,调度出车9064次,抢救各类伤病员7532人次,远程医疗转运病人757人次,安全行车21万公里,为市内大型活动、重要会议进行医疗保障39次。

  去年以来,作为国家卫健委“互联网+院前医疗急救工作”江西省试点单位,市医疗急救中心运用全国首家通过互联网研发的“120云调度系统”,全面提升了我市医疗急救信息化水平与调度水平。推动院前医疗急救网络与医院信息系统连接贯通,探索并推广急救呼叫定位,探索居民健康档案与调度平台有效对接,提高指挥调度和信息分析处理能力。同时,进一步完善120云调度系统建设,提升院前医疗急救指挥调度平台智能化水平,特别是在市县联动上发挥重要作用,提高调度人员业务能力,为急救病人提供更合理的调度、转送、交接方案。另外,通过救护车移动支付和电子发票的使用,建立院前医疗急救费用“多种、简易、快捷”支付方式,进一步优化了急救流程,改善了患者支付急救费困难的情况,也改善了急救单元在完成急救任务后的收款耗时问题。

  加紧布局 健全城区院前急救网络

  随着全市院前急救调度量不断增长,原有的急救站点数量已不能满足市民的急救需求,为了缓解这一矛盾,2021年我市新建了庐峰、城东、大树下以及八里湖儿科急救站点4个,急救半径进一步缩小,急救呼叫满足率达到98%。

  2021年11月3日,市医疗急救中心城东急救站正式运行。值得关注的是,城东急救站正式将江洲镇划为急救范围。“从行政划分上来看,江洲镇属于柴桑区。但从地理位置来看,江洲距离城东更近。”市医疗急救中心书记刘力介绍,近年来城东片区发展迅猛,急救业务量快速增长,城东急救站的启用将大幅缩短该区域的急救半径和反应时间,更好地为市民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同时,加快急诊急救一体化建设。按照市卫健委相关要求,市医疗急救中心还积极与网络医院共同建设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实时交互智能平台,不断提高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

  积极部署 科学规划院前急救工作

  作为城市医疗卫生体系和公共安全应急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者从市医疗急救中心了解到,今年,我市将继续推进急救体系建设,着力提升院前急救能力。

  健全救治体系,改善院前医疗急救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争取新建市医疗急救中心;加强网络建设,按照急救需求和区域规划合理布局院前医疗急救站(点),完善以急救中心为主体、二级以上医院为支撑的中心城区院前医疗急救网络,急救呼叫满足率大于95%,服务半径不超过5公里。加强资源配置,一方面加强救护车辆及装备配置,努力按照每3万人口配置1辆救护车,其中负压救护车比例不低于40%;另一方面加强急救人员配置,合理配置院前医疗急救专业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确保满足服务要求。

  另外,今年我市还将启动重点公共场所社会急救能力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强社会急救设施设备配置,逐步在重要公共场所配备AED等急救设施设备,营造“人人会急救、急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急救氛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政经新闻
   第03版:国际国内
   第04版:魅力乡镇
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召开
“十里”春风绽芳华
市委政法委传达学习贯彻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
我市2021年度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全部完工
百年传承 豆条飘香
省应急管理厅领导到我市调研考察应急水上救援工程船项目
永修:深耕香米品牌 助力产业发展
我市三家企业获评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九江日报社传达学习贯彻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
提升院前急救能力 保障群众生命安全
我市实现农村快递服务全覆盖